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读通鉴论在词典中的解释
tōngjiànlùn

读通鉴论

拼音dú tōng jiàn lù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dú tōng jiàn lùn

    简介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它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哀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 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现和政治思想倾向。

基本含义

  • 指读通《资治通鉴》的论述。形容读书有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

详细解释

  • 读通鉴论是指读通《资治通鉴》的论述。《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纪事的历史著作,涵盖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历史事件。读通鉴论的含义是指通过深入研读《资治通鉴》,获得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学问。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读书有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故事起源

  • 《读通鉴论》最早见于明代刘基的《读书杂志》,他在其中提到:“读通鉴论者,名士之雅称也。”这句话意味着读通《资治通鉴》的人被认为是名士,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广博的学识。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读通鉴论,对历史的了解非常深入。2. 她读通鉴论,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资治通鉴》这部历史著作和读书有关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正在读着厚厚的《资治通鉴》,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论述其中的内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资治通鉴》这部历史著作,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读通鉴论,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2. 初中生:老师说,要读通鉴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3. 高中生:我打算暑假读通鉴论,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4. 大学生:读通鉴论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我要深入研究。5. 成年人:我一直想读通鉴论,但时间有限,希望有机会能够实现。

拆字解意

读通鉴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