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班簿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n

班簿

拼音bān bù

注音ㄅㄢ ㄅ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在朝职官名册。《新唐书·郑綮传》:“ 昭宗 意其有所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考课》:“ 雍熙 间,上尝閲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

基本含义

  • 指学校或班级中记录学生出勤情况的册子或名册。

详细解释

  • 班簿是指学校或班级中用来记录学生出勤情况的册子或名册。它通常由班主任或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填写,记录学生的出勤状况以及迟到、早退等情况。班簿的存在有助于学校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情况。

使用场景

  • 班簿主要在学校或班级中使用。教师会在每节课开始时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根据班簿的记录进行考勤和纪律管理。学生也可以通过查看班簿来了解自己的出勤情况和纪律表现。

故事起源

  • 班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比较简单,班级管理也相对松散。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教师们开始使用班簿来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簿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班簿的成语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班”和“簿”。其中,“班”指的是学校或班级,“簿”指的是记录或册子。

例句

  • 1. 老师每天都会认真填写班簿,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2. 学生们都很害怕被班簿上的迟到记录,因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班簿。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班主任,每天都要认真填写班簿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自己拿着一本班簿,认真地将学生的名字写上去,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班簿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校管理制度中的其他相关词语,如考勤、纪律等。也可以了解一些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了解古代学校管理的方式和工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会记录我们的出勤情况在班簿上。2. 初中生:班簿上的迟到记录会影响我们的纪律评定。3. 高中生:班簿上的出勤情况会作为考勤的依据。4. 大学生:班簿是我们班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情况。

拆字解意

班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