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芦
拼音gū lú
注音ㄍㄨ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菰和芦苇。 宋 陆游 《闻新雁有感》诗:“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清 何巩道 《归至铁冈》诗:“菰芦自古容鸥鷺,怪得閒身到水边。”
(2).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三国 蜀 诸葛亮 《称殷礼》:“ 东吴 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自叙》:“余菰芦中老儒尔。” 清 钱谦益 《答何三季穆》诗之三:“湖海忧危惟汝独,菰芦豪杰更谁如。”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胆子大,敢于冒险。
详细解释
- 菰芦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深水中,具有很深的根系,可以扎根在泥中生长。因此,菰芦成为形容人胆子大,敢于冒险的比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胆量,愿意冒险,不怕困难和挑战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菰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鲁迅的大文豪。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菰芦,水中之草也。深根固本,长在泥中,凡知其性者,皆以为不可移动,然以一钩钓之,即可拔出。”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菰芦的特点,并用来比喻人的胆量。
成语结构
- 菰芦是一个形容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菰芦胆”、“菰芦心肠”。
例句
- 1. 他真是个菰芦,敢于挑战任何困难。2. 她的菰芦胆使她在职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菰芦的形象记忆下来,想象一个人像菰芦一样根深蒂固,有着坚强的胆量。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菰芦相关的成语,如“菰蒲才子”、“菰蒲之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菰芦,敢于挑战高难度的题目。2. 初中生:她的菰芦胆使她勇敢地面对了考试的挑战。3. 高中生:他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创业,真是个菰芦。希望以上关于“菰芦”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