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株
拼音luán zhū
注音ㄌㄨㄢˊ ㄓㄨ
繁体
基本解释
弯曲的枯树根。喻无用之材。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但 范逵 沟中朽断, 邓野 挛株,无能栋梁清庙,待斵工师;惟有荐贤一念,可以少报万一。”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争夺一棵树而争斗不休,比喻争夺不休、互相争斗。
详细解释
- 挛株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挛株之争”,意思是为了争夺一棵树而争斗不休。这个成语比喻人们为了争夺一件事物而争斗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不可调和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争斗激烈、不可调和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场景。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两个人同时想要砍伐一棵树,于是他们为了争夺这棵树而争斗不休,最终都没有得到树木。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挛株”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两个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互相挛株,竞争激烈。2. 他们为了争夺领导职位,争斗不休,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目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挛株”与争夺树木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争斗不休的意思。可以将两个人争夺树木的情景想象得非常激烈,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挛株”相关的成语,如“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等,来扩展对争斗和竞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里的两个同学为了争夺篮球队的队长位置,争斗不休。2. 初中生:为了争夺学校的优秀学生称号,同学们挛株不休。3. 高中生:政治斗争是一场挛株之争,各方势力争夺权力不停歇。4. 大学生:商业竞争中,各个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挛株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