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芴
拼音máng wù
注音ㄇㄤˊ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芒忽 ”。亦作“ 芒惚 ”。亦作“ 茫惚 ”。同“ 恍惚 ”。形容不可辨认,不可捉摸。《庄子·至乐》:“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 唐 韩愈 《驽骥》诗:“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宋 秦观 《变化论》:“化者自无入於有者也……方其入也,则芒忽之间,合而成气,气合而成形,形合而成质。” 明 徐渭 《鞠赋》:“谁乎谁乎,芒芴曷常!春至丽日,秋临抗霜。彼亦何热,此亦何凉!” 清 黄景仁 《夹石》诗:“风利欠幽寻,神游付芒惚。”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气质。
详细解释
- 芒芴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芒指的是芒草,芴指的是芴字石。芒草高大挺拔,象征人的才华和气质;芴字石是一种贵重的石头,象征人的才能和才华。芒芴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才能非常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气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才华和气质非凡,能够引起他人的赞赏和钦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家、学者、领导等具有非凡才能和魅力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九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郑国有一位叫芒芴的人,他的才华和气质非常出众,深受人们的赞赏和钦佩。后来,人们就用“芒芴”来形容具有非凡才能和气质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才华出众,真是个芒芴之辈。2. 她的艺术天赋和气质使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芒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大挺拔的芒草上长满了贵重的芴字石,象征一个人的才能和气质非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才华出众的成语,如“才高八斗”、“才子佳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画技术真好,简直是个小芒芴。2. 初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是个真正的芒芴之辈。3. 高中生:她的音乐才华和演唱实力都非常出众,是个真正的芒芴。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被誉为学界的芒芴。5. 成年人:他的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非常出众,是个真正的芒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