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妒忮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妒忮

拼音dù zhì

注音ㄉㄨ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妒忌。 清 张之洞 《上海强学会章程》:“且平素无相交之雅,相遇生妒忮之心。”参见“ 妒忌 ”。

基本含义

  • 指嫉妒心理和忿怒情绪。

详细解释

  • 妒忮是由“妒”和“忮”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妒”指嫉妒心理,指一个人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不满或羡慕而产生嫉妒的情绪;而“忮”则指忿怒情绪,即因为嫉妒而产生的愤怒或恼怒的情绪。妒忮一词形容了一个人既嫉妒又愤怒的心理状态。

使用场景

  • 妒忮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嫉妒并产生愤怒的情绪。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嫉妒心理和忿怒情绪。例如,当一个人看到他人取得了自己一直渴望的成就时,他可能会感到妒忮。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魏国公子无忌的一次考试中,他的同学公孙杵臼因为妒忮心理,故意把公子无忌的考卷藏起来,导致他没有及时交卷,最终失去了取得好成绩的机会。这个故事成为了“妒忮”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妒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成功总是充满了妒忮之心。2. 她看到朋友买了一辆新车,心里充满了妒忮。3. 这些妒忮的情绪会阻碍你的成长和进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妒忮”与嫉妒和愤怒联系起来,联想成一个人既嫉妒又愤怒的情绪,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妒火中烧”、“忿忿不平”等,可以帮助加深对妒忮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妒忮心理,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2. 初中生:她对同学的好成绩感到妒忮,暗自希望自己也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他对同学的才艺非常妒忮,总是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的天赋。

拆字解意

妒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