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走檄在词典中的解释
zǒu

走檄

拼音zǒu xí

注音ㄗㄡˇ ㄒ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紧急发送文书。 唐 武元衡 《塞下曲》:“走檄召都尉,星火勦 羌 狄 。” 宋 苏舜钦 《太子太傅韩公行状》:“转运使 郑文寳 闻之,走檄会公於 许 。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参见“ 走章 ”。
    (2).紧急文书。 宋 杨万里 《视旱憩镜田店》诗:“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凡飞书、走檄、碑铭、传记多出其手。”

基本含义

  • 指派人员传递紧急文件或重要命令。

详细解释

  • 走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递命令或消息的方式。檄是一种以木片、纸片或布条制成的文书,上面写有重要的通知或命令,通常由特派员或使者亲自传递给接收方。走檄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派遣人员传递消息的动作。

使用场景

  • 走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传递紧急消息或重要命令的情况。在现代社会,它也可以用来形容紧急通知、重要文件的传递,或者代表紧急行动、迅速反应的意思。

故事起源

  • 走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在战争中,将军或统帅会派遣特派员或使者,持檄文传递命令或消息给下属将士。这种传递命令的方式被称为走檄。后来,走檄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传递紧急消息或重要命令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走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走”,宾语是“檄”。

例句

  • 1. 他走檄通知全体员工,明天要加班。2. 政府派人走檄,通知市民做好防汛准备。3. 大使馆走檄,要求公民尽快撤离危险地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走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檄文,飞快地走着,传递着重要的消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时期的通信方式,了解檄文的制作和传递过程。也可以学习其他与传递消息相关的成语,例如“飞鸽传书”、“马到成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走檄通知大家明天要参加运动会。2. 初中生:班长走檄通知同学们准备参加社区义工活动。3. 高中生:学校走檄通知全体学生要参加学术竞赛,大家都很兴奋。

拆字解意

走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