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脩
拼音qián xiū
注音
繁体乾謝
基本解释
见“ 乾修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形状整洁美好,没有瑕疵。
详细解释
- 乾,指天,也表示正面、阳面;脩,指修整、修饰。乾脩形容事物的外表整洁美好,没有瑕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端庄大方、言行得体,或形容事物的外观整洁美观,没有缺点或污点。也可用于修饰文学作品、艺术品等。
故事起源
- 乾脩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篇中,其中有一句“乾脩王季,左右辅弼”,描述了当时的国君王季的仪表端庄,左右辅佐他的臣子们也都非常得体。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修饰词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乾和脩。
例句
- 1. 他穿着一身乾脩的西装,给人一种庄重而大方的感觉。2. 这幅画的构图十分乾脩,每一笔都极其精细。3. 她的仪表乾脩,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乾脩拆分记忆,乾可以联想到“干净”,脩可以联想到“修饰”。乾脩形容的是事物整洁美好,没有瑕疵。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事物整洁美好的成语,如“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房间整理得乾脩,一点儿杂乱都没有。2. 初中生:老师的书桌总是摆放得很乾脩,让人感到舒服。3. 高中生:他的仪表乾脩大方,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4. 大学生:这个展览的布置很乾脩,每个展品都摆放得很有艺术感。5. 成人:他的穿着打扮乾脩得体,给人一种专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