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絶
拼音bào zhuàn
注音
繁体暴絶
基本解释
1.残害灭绝。
2.突然断气。
基本含义
- 指一种突然而彻底的变化或转折,形容事物发展迅速而极端。
详细解释
- 暴絶指事物的变化或转折突然而剧烈,常常带来巨大的影响。暴指突然、迅猛,絶指彻底、完全。该成语形容事物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使人难以预料和适应。
使用场景
- 暴絶常用来形容天气、情况、心情等突然发生的变化。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态度的突然变化。
故事起源
- 暴絶起源于《孟子·离娄上》:“离娄子曰:‘古者天下有大善人者,有暴絶人者。’”孟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的行为和性格的突变。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暴和絶。
例句
- 1. 天气暴絶,从晴天突然转为暴雨。2. 他的心情暴絶,从开心变得极度沮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发音“bào zhuàn”与“爆砖”进行联想,想象一块砖头突然爆炸,引起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暴”和“絶”字的成语,如“暴风骤雨”、“絶处逢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天气暴絶,从晴天变成了大雪。2. 初中生:他的脾气暴絶,从友善变得暴躁易怒。3. 高中生:这次考试成绩的暴絶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