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詈诘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詈诘

拼音lì jié

注音ㄌㄧ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责骂。《新唐书·韦陟传》:“然任威严,或至詈詰,议者訾其峻。”

基本含义

  • 指责、斥责。

详细解释

  • 詈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詈”意为辱骂、斥责,第二个字“诘”意为质问、追问。合在一起,詈诘表示责备、指责他人的行为或言论。

使用场景

  • 詈诘常用于形容对不道德、不合理或不恰当的行为进行斥责和批评。可以用于描述在家庭、工作、学校等各种场合中,对他人的不当行为进行指责和谴责。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关于詈诘的记载。相传,春秋时期,魏国有一位名叫魏斯的公子,他性格刚烈,善于辩论,对不合理的事情总是进行质疑和批评。有一次,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魏国的国君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斥责,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从此以后,詈诘便成为了指责他人的行为的形容词。

成语结构

  • 詈诘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为“詈”,宾语为被詈责的对象。

例句

  • 1. 他因为不履行承诺而受到了老板的詈诘。2. 在会议上,他詈诘了同事们的不负责任行为。3. 她詈诘了那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

记忆技巧

  • 记忆詈诘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詈诘的发音与“离结”相近,可以联想到离开某个团体或结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詈诘。2. 詈诘的发音与“立杰”相近,可以联想到一个杰出的人物因为他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詈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詈诘意思相关的成语,如“斥责”、“谴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詈诘了我不做作业的行为。2. 初中生:同学们因为我被老师詈诘而嘲笑我。3. 高中生:老师詈诘了我对作业不认真的态度。4. 大学生:教授詈诘了我对课堂讨论的消极态度。5. 成年人:我詈诘了那个司机疲劳驾驶的行为。

拆字解意

詈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