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渫渎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

渫渎

拼音xiè dú

注音ㄒㄧㄝ 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亵慢,轻慢不严肃。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渫瀆也。”

基本含义

  • 指对宗教、神灵、神圣事物不敬,亵渎。

详细解释

  • 渫渎是由“渫”和“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渫,原指用水洗涤,引申为净化、洁净。渎,原指河流泛滥,引申为玷污、亵渎。渫渎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宗教、神灵、神圣事物不敬,亵渎。形容对宗教信仰不敬,对神圣事物不虔诚。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成语渫渎来形容对宗教信仰不敬或对神圣事物不虔诚的行为。例如,当有人公然嘲笑宗教信仰或亵渎神灵时,我们可以说他渫渎了宗教。

故事起源

  • 渫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田子方》。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田子方的人,他非常尊重神灵,每次祭祀都非常虔诚。有一次,他听说有人渫渎神明,于是派人去调查。调查结果是确实有人渫渎了神明,于是田子方命令将他处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神灵,不可渫渎。

成语结构

  • 渫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渫”和动宾短语“渎”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论渫渎了宗教信仰,引起了公众的愤慨。2. 这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渫渎的发音“xùn dú”与“寻读”联想起来。寻读表示认真阅读,而渫渎则表示对神圣事物不敬,相反的意义,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渫渎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词语,如虔诚、信仰、神圣等,以加深对渫渎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嘲笑同学的宗教信仰,这种行为是渫渎。2. 初中生:他渫渎神灵,结果遭到了神明的惩罚。3. 高中生: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宗教信仰,不可渫渎他人的信仰。4. 大学生: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渫渎宗教,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信仰。希望这个关于“渫渎”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渫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