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斟
拼音yáng zhēn
注音ㄧㄤˊ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春秋 时 宋 人。 郑 伐 宋 , 宋 华元 、 乐吕 御之。 羊斟 为 华元 御, 华元 杀羊以飨士而不及 斟 。将战, 斟 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驰入 郑 师, 宋 遂败。见《左传·宣公二年》及《史记·宋世家》、《郑世家》。 唐 郑薰 《赠巩畴》诗:“淡薄贵无味, 羊斟 惭大羹。” 金 王琢 《同漕使对雪》诗:“跃马共思追兔跡,抱戈谁与置 羊斟 。”
基本含义
- 指以小事来衡量大事,以微不足道的事物来决定重大问题。
详细解释
- 羊斟,指用羊角杯来斟酒。成语“羊斟”比喻用微小的事物来衡量、决定重大问题,表示思考问题不够周全,只从表面因素来判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只看到局部而忽略全局的人,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重全面、细致的思考。
故事起源
-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留侯田文,为了判断齐国和邻国鲁国的实力,他把两国的军队都聚集在齐鲁边境的鲁阳城外,然后命令两国士兵把酒斟到羊角杯里,饮酒后再将杯中的酒倒入一个大缸中。当时齐国的军队人数要远远多于鲁国,但是当他们饮酒之后,两国士兵倒入缸中的酒的量却是相等的。田文因此得知,齐国的士兵都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鲁国的士兵都是小口小口地喝酒。田文由此判断出,虽然齐国的军队人数众多,但是士兵们的战斗力可能并不强。这个故事中的“羊斟”就是指用羊角杯斟酒。
成语结构
- 主语+羊斟
例句
- 1. 他在考虑问题时总是羊斟,从来不考虑问题的根本。2. 这个决策太过于羊斟了,没有考虑到整体利益。3. 别只顾着羊斟,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羊角杯的形状,想象一个人只用羊角杯来衡量酒量,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从而引申到用微小的事物来衡量大事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小见大”、“以点代面”等,来加深对这类思维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小明,他总是羊斟,只看到我一个小错误就说我不好。2. 初中生:老师的决定太羊斟了,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实际需求。3. 高中生:政府应该在制定政策时避免羊斟,要考虑到各个群体的利益。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规划太过于羊斟,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