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抓辫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ābiànzi

抓辫子

拼音zhuā biàn zi

注音ㄓㄨㄚ ㄅㄧㄢˋ ㄗ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抓辫子 zhuā biànzi
    [capitalize on sb's vulnerable point]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英文翻译

  • 1.seize on sb.'s mistake or shortcoming; capitalize on sb.'s vulnerable point; catch sb. in the wrong; pounce on sb.'s inconsistency

详细解释

  •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争斗或争吵时,双方拼命抓住对方的弱点或短处,以达到击败对方的目的。

详细解释

  • 抓辫子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在古代,男子留有长辫子是一种传统,而辫子则被视为男子的荣誉和尊严的象征。当两个人发生争执时,为了彼此之间的竞争,他们会拼命抓住对方的辫子,以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威信。因此,抓辫子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争斗中用尽一切办法来攻击对方的弱点。

使用场景

  • 抓辫子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争斗、争吵或竞争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争斗,无论是在个人关系中的争吵,还是在商业或政治领域的竞争。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抓辫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两位军队的将领,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为了击败对方,他们不顾一切地互相攻击,其中一位将领甚至抓住了对方的辫子。最终,这场争斗导致了双方的失败,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争斗的深思。

成语结构

  • 抓辫子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抓”和“辫子”。其中,“抓”表示用手抓住,而“辫子”则指男子的长发辫。两者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争斗中用尽一切办法攻击对方的弱点。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争吵已经升级到了抓辫子的地步。2.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不择手段地抓辫子,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两个人在激烈争斗中,彼此拼命抓住对方的辫子,以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威信。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辫子文化以及抓辫子这个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争吵已经变成了抓辫子的大战。2. 初中生: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争吵有时会升级到抓辫子的程度。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地抓辫子。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有些求职者会用各种手段抓住对手的辫子。5. 成年人:在商业领域,竞争是常态,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抓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