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擘纑在词典中的解释

擘纑

拼音bò lú

注音ㄅㄛˋ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漂麻缉绩之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陈仲子》:“身自织履,妻擘纑以易衣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详细解释

  • 擘纑的字面意思是“开拓纱线”。比喻人的心胸开阔,见识广博,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对各种事物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学识广博、见识开阔,可以用来形容学者、专家、学术界的人士等。

故事起源

  • 擘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孟尝君的政治家,他非常聪明而且学识渊博。有一天,孟尝君在家里用纱线编织衣物,他用手指轻轻一弹,纱线就破了。孟尝君想到,如果纱线能够被他的手指擘开,那么他的学问和见识也应该能够开阔和深刻。于是,擘纑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擘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擘”是动词,“纑”是名词。

例句

  • 1. 他的学识广博,真可谓是擘纑之人。2. 这位教授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是一个真正的擘纑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指擘开纱线的场景,来表示这个人的学识广博和见识开阔。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的起源和用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很厉害,他读了很多书,是一个擘纑的人。2. 初中生:老师讲课非常有趣,而且知识非常广博,真是一个擘纑者。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擘纑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成为真正的擘纑者。

拆字解意

擘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