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节仪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节仪

拼音jié yí

注音ㄐㄧㄝ 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节日礼物。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一月冬至》:“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餽送节仪,及举盃相庆,祭享宗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每年束脩五十金,其外节仪,与夫供给之盛,自不必説。”

基本含义

  • 指节俭节约、礼仪规范。

详细解释

  • 节仪是一个表示节俭和礼仪的词语。节指节约,指人们在生活中节省用度,不浪费资源;仪指礼仪,指人们在社交和公共场合中遵守的规范和仪式。节仪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节仪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不浪费资源。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国家的行为,表示他们在资源利用和社会交往中都非常谨慎和规范。

故事起源

  • 节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节南山》中的“节彼南山,言采其杞。颂于其室,谓莫不芾。”节彼南山,指南山上的杞树,杞树以节俭著称,因此节彼南山意味着节俭之义。后来,节仪逐渐演变为表示节约和礼仪的词语。

成语结构

  • 节仪是一个名词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节仪让人们对他的品德十分敬佩。2. 这个国家以节仪著称,人们在生活中非常注重节约资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节仪这个词语。联想节仪的发音“节一”,意味着节约是第一位的,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延伸学习

  • 1. 学习更多与节仪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节外生枝”等。2.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如婚礼礼仪、葬礼礼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节仪,不浪费食物和水。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代表,我要发扬节仪的精神,为同学们做出表率。3. 高中生:大家应该培养良好的节仪意识,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节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