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赞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ngōng

赞公

拼音zàn gōng

注音ㄗㄢ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1). 唐 代僧人。曾与 杜甫 相过从。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 赞公 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宋 苏轼 《雪斋》诗:“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 言公 似 赞公 。” 王文诰 辑注:“ 唐 大云寺 主,謫在 秦州 , 老杜 与之往还,所谓‘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者此也。” 明 沉周 《写怀寄僧》诗:“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 赞公 。”
    (2).借指高僧。 清 吴伟业 《海虞孙维孝三十赠言》诗之二:“麈尾执来思竪义, 旻公 同饭 赞公 房。”
    (3).古代县丞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下至县令曰明府,丞曰赞府、赞公。”

基本含义

  • 赞美公正、公道正义。

详细解释

  • 赞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赞”意为赞美、称赞,“公”意为公正、公道。赞公这个成语表示对公正、公道、正义的赞美和推崇。

使用场景

  • 赞公常用于表达对公正行为、公道判决、正义事业的赞赏。例如,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中,可以用赞公表达对公正原则的推崇。在法庭上,可以用赞公来形容法官的公正裁决。

故事起源

  • 赞公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魏国公子列因为父亲去世,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亲自前往魏国朝廷向君王要求公正判决。君王被公子列的行为所感动,赞赏他的正义和勇气,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这个故事成为了赞公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赞公”,其中“赞”是动词,表示赞美、称赞的意思,“公”是名词,表示公正、公道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正直和公正使他成为众人赞公的对象。2. 这个法官以公正的判决赢得了大家的赞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赞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公正正直的人站在高处,被众人赞美和推崇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赞公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公正、公道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平正义”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赞公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公正地评选了班级的优秀学生,我们都赞公。2. 初中生:在班级竞选中,我们应该用赞公的眼光来评价每个候选人。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要尊重法律,维护公正,发出赞公的声音。

拆字解意

赞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