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夷
拼音qín yí
注音ㄑㄧㄣ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擒灭。《新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禽夷。可谓文武兼备矣。”
基本含义
- 指征服外族或征服异邦。
详细解释
- 禽夷源自《左传·庄公三十年》:“庄公使管人如齐,自以为贤,曰:‘吾将以我贤诸侯。’即夜乃梦与禽战,禽之,禽人于齐。”这里的“禽”指征服,战胜,而“夷”指外族,异邦。禽夷的含义是指征服外族或征服异邦,显示了自己的强大和优越。
使用场景
- 禽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个人征服外族或征服异邦的壮举。可以用于夸奖勇敢、强大的国家或个人,也可以用于讽刺自大、傲慢的人。
故事起源
- 禽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庄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君主,他派遣管人去齐国,自认为自己非常贤明,以为可以征服其他诸侯。然而,庄公在梦中与禽战,被禽夷人征服,这个梦象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和自大。这个故事成为了禽夷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禽夷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禽”和名词“夷”组成。
例句
- 1. 这个国家禽夷了邻国,显示了他们的强大实力。2.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禽夷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禽夷这个成语。可以将“禽”联想为“征服”,将“夷”联想为“异邦”,这样就可以记住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征服、胜利相关的成语,如“一举两得”、“胜利在望”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禽夷了其他班级,在运动会上获得了冠军。2. 初中生: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禽夷了外族,保卫了祖国。3. 高中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禽夷了困难,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