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灶下养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oxiàyǎng

灶下养

拼音zào xià yǎng

注音ㄗㄠˋ ㄒㄧㄚˋ 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厨工的辱称。《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 长安 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借指无能的武将。亦省称“ 灶养 ”。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低头从灶养,脱跡溷林僧。” 清 赵翼 《戏咏火判官》:“人以头焦惊上客,世无灶养作中郎。”

基本含义

  • 指在火炉下面养育,比喻培养和教育。

详细解释

  • 灶下养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古代人们在火炉下烧火和煮饭的习俗。灶下是火炉的下方,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养则是指培养和教育。灶下养的含义是指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和教育,比喻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和教育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温暖、有利的环境中得到培养和教育。

故事起源

  • 据说,灶下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孝经传》中。孝经是一本古代的教育经典,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学生颜回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孔子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好人,他在温暖的灶下炊煮食物,这就是你的机会。”意思是指颜回可以在家庭的温暖环境中得到教育和培养。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家庭中扮演着灶下养的角色。2. 这个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灶下养环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灶下养想象成一个温暖的火炉下,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了培养和教育。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深入探讨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家里得到了灶下养,爸爸妈妈每天都会陪我一起学习。2. 初中生:我的成绩进步很大,这都是因为家庭给予了我良好的灶下养。3. 高中生:我很感激父母对我的培养,他们为我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灶下养环境。

拆字解意

灶下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