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利口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u

利口

拼音lì kǒu

注音ㄌㄧˋ ㄎ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利口 lìkǒu
    (1) [quick of speech;having a sharp tongue]∶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2) [tasty and refreshing]∶爽口
    这几道凉菜,吃起来真利口

详细解释

  • (1).能言善辩。《书·周官》:“无以利口乱厥官。”《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 絳侯 、 东阳侯 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比年以来,朝廷颇引轻嶮之人,布之言路,违道干誉,利口为贤。”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刘瑾 虽擅权,然不甚识文义,徒利口耳。”
    (2).爽口;可口。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六章:“给你另做点利口的吃。”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口才聪明,口齿伶俐。

详细解释

  • 利口指的是一个人口才聪明,口齿伶俐,能够善于辩论和表达自己观点的特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用言辞巧妙地说服别人。

使用场景

  • 利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辩论、演讲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可以用在夸奖别人的口才好,或者形容自己的能力出众。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主父偃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他的儿子主父偃是一个口才非常好的人。有一次主父偃和其他人辩论,结果他的辩论技巧非常出色,赢得了辩论的胜利。人们对他赞叹不已,称赞他的口才聪明伶俐,形成了成语“利口”。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利口的演说家,每次演讲都能够打动人心。2. 她的利口口才使得她在辩论比赛中屡获佳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利口”拆分为“利”和“口”,利表示能够善于运用,口表示能够善于表达。通过拆分和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口才相关的成语,如“巧舌如簧”、“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初学者:他是一个利口的小朋友,每次课堂发言都很流利。2. 进阶者:她的利口口才使得她在辩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级者:他是一个利口的辩论家,每次辩论都能够用言辞击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