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布散在词典中的解释
sàn

布散

拼音bù sàn

注音ㄅㄨˋ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散布;传布。《释名·释天》:“夏曰昊天,其气布散,皓皓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皦其篇供称布散妖书,见面上票签有‘国本攸关’四字。”《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密遣细作至 魏 ,访求 晋鄙 之党,奉以多金,使之布散流言。”
    (2).离散。《大戴礼记·用兵》:“﹝ 夏桀 、 商紂 ﹞杀戮无罪,不祥於天,粒食之民,布散厥亲,疏远国老,幼色是与,而暴慢是亲。”
    (3).分施。《元史·王约传》:“俸禄所入,布散姻族,外及贫士。”
    闲散自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案古作书者,多位布散槃解;辅倾寧危,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

基本含义

  • 散布、分散

详细解释

  • 布散是指把东西分散、散布开来,不集中在一起。形容事物分散、分开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群、物品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散状态。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展开或传播。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句话:“君所以布散而其民散者,其政散也。”意为国君之所以分散而百姓也分散,是因为其政治失去了凝聚力。从此,布散成为了描述分散状态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其中“布”是动词,表示分散、散布;“散”是形容词,表示分散的状态。

例句

  • 1. 人群在广场上布散开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2. 雨后,雨滴布散在花瓣上,形成了美丽的水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布置一张桌布,把桌布从中间向四周展开,分散开来。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分散相关的成语,如“四散”、“分崩离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课间操结束后,同学们布散开来,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2. 初中生:放学后,同学们布散开来,各自走向自己的家。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布散开来,互相交流着试题的答案。4. 大学生:毕业后,同学们布散到各个城市,开始了各自的职业生涯。

拆字解意

布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