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厘事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

厘事

拼音lí shì

注音ㄌㄧ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汉书·文帝纪》所谓“祠官祝釐”者即指此。 宋 以后多由道士行之。 宋 苏轼 《明堂执政加恩制·李清臣》:“矧余元臣,相成釐事。神人所保,霈泽宜先。” 元 揭傒斯 《冲玄观记》:“至是尽归于观,以养学徒,奉釐事。”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一》:“臣等幸际熙朝,乐观釐事。”

基本含义

  • 指对事情进行详细地考察、研究。

详细解释

  • 厘事是由“厘”和“事”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厘”是指详细、仔细,而“事”指事情、事务。厘事表示对事情进行仔细地考察、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事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情认真负责、不敷衍了事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厘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鲁国的昭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经常仔细思考、详细研究。有一次,昭公的宰相曾子问他为什么能够处理得这么好,昭公回答说:“我每次都会仔细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研究,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用“厘事”来形容对事情进行详细研究的态度。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厘事了很久,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2. 这个科研团队每一项研究都非常厘事,所以成果很突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厘事”拆分为“厘”和“事”,并与其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研究一件微小的事情,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厘事相关的成语,例如“一丝不苟”、“细水长流”等,以扩大对于详细研究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厘事一下这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2. 初中生: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厘事去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3. 高中生:写作文前,我会厘事思考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和论点。4. 大学生:进行科研时,我们需要厘事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对待每一个问题都要厘事,不能马虎草率。

拆字解意

厘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