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惕汗在词典中的解释
hàn

惕汗

拼音tì hàn

注音ㄊㄧˋ ㄏ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惶恐而汗出。 唐 沉亚之 《与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书》:“伏维俯赐终笔,书辞再陈,无任惕汗,谨再拜。”

基本含义

  • 惊恐出汗,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

详细解释

  • 惕汗是由“惕”和“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惕意为警惕、小心,汗意为出汗。惕汗形容人因为害怕或紧张而出汗的情况,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恐惧或紧张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惕汗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紧张、恐惧或担心的情况下出汗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面对重大考试、演讲、面试等紧张场合时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危险、惊险的环境中感到恐惧的情景。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王常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王常被曹操所困,曹军攻打王常的城池。王常因为害怕而出了很多汗,他的妻子见状,用手帕为他擦汗,并劝他说:“不必惕汗,只要守城稳固,曹军必败。”这个故事中的“惕汗”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惕汗的成语结构是形容词+动词的形式,表示某人因为害怕或紧张而出汗。

例句

  • 1. 面对临时改变的演讲内容,他紧张得惕汗直冒。2. 考试前,他总是惕汗不已,怕自己考不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惕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令人恐惧的情况时,紧张得出了很多汗,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紧张、恐惧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惕汗的理解,如“心惊胆战”、“战战兢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紧张得惕汗直冒。2. 初中生:站在舞台上演讲时,我感到惕汗涔涔。3. 高中生:面对重要的面试,他紧张得惕汗如雨。4. 大学生:参加工作面试时,我感到惕汗横流,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拆字解意

惕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