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正
拼音lí zhèng
注音ㄌㄧˊ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厘正 lízhèng
[correct;amend;edit (texts,drafts, etc.)] 改正;订正。后也用作请人评定诗文书画的敬辞
厘正遗文
近义词
订正、校正、纠正、修正、改正
详细解释
考据订正;整治改正。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先君 宣父 ,釐正遗文,缉其精华,褫其烦重。” 明 张居正 《王承奉传》:“而 承奉 从内佐之,所釐正国家事,不可胜道。” 陈垣 《史讳举例·前史避讳之文后史沿袭未改例》:“左户当作左民,亦 唐 人避讳追改,《通鑑》未及釐正。”
基本含义
- 指纠正、纠缠、矫正。
详细解释
- 厘正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厘”指微小的单位,表示细微的调整;“正”指正确、准确的状态。厘正意味着对错误、偏差或不准确之处进行细致的纠正和修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指纠正错误、修正偏差、调整不准确之处,特别是在学术、法律、政治等领域中。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进行自我纠正。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厘正”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
成语结构
- 成语“厘正”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厘正,以确保准确性。2. 这位教授对学术研究非常严谨,他总是不断厘正自己的理论。3.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错误态度进行厘正,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微调”、“调整”等词语进行类比记忆。同时,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并在实际生活中多加运用,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微不足道”、“纠缠不清”等,以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厘正我写字的姿势,让字写得更漂亮。2. 初中生: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我会根据她的意见来厘正我的作文。3. 高中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厘正,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厘正自己的理论,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