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湼
拼音mó niè
注音ㄇㄛˊ ㄋ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后因以“磨湼”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 宋 林希逸 《代陈玄谢启》:“磨湼岂无,恪守磷緇之训;方圆俱可,肯貽卿皂之讥。” 明 唐寅 《焚香默坐歌》:“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其餘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湼吾行止。”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殆不可复》:“为甚么始终两截,一生儿被他磨湼。”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故能居磨湼之中,而无淄磷之损。”参见“ 磨而不磷,湼而不緇 ”。
基本含义
- 指刻苦钻研、勤奋努力。
详细解释
- 磨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磨指用磨刀石磨刀,湼是指用水淘洗。磨湼比喻人勤奋努力,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使用场景
- 磨湼常用于描述学习、工作中的人,特别是那些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的人。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精神,鼓励他人勤奋学习。
故事起源
- 磨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田子方中,不以粟马为事。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磨湼,无以为力。”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田地里工作,不是把精力放在种马种粮食上,而是把精力放在磨刀上,因为磨刀能够提高砍柴的效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成语结构
- 磨湼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磨和名词湼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磨湼,终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2. 她每天都磨湼自己的技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3. 只有通过磨湼,才能够获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磨湼与刻苦钻研、勤奋努力这些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用磨刀石磨刀,用水淘洗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勤奋努力相关的成语,如“勤学苦练”、“日积月累”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磨湼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像爸爸一样磨湼,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初中生:只有通过磨湼,才能够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中生:高考就要到了,我要更加磨湼,全力以赴,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活很充实,我要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磨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成年人:工作中要不断磨湼,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