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襬
拼音zhí bǎi
注音ㄓㄧˊ ㄅ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直裰。也指道袍。《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騣大帽,穿青绢直襬,攦手洋洋,出来下堦。”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正直、坦率、直率。
详细解释
- 直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质。直襬的人是指言行正直、坦率,不做作,不虚伪,直言不讳,真诚待人。
使用场景
- 直襬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正直和直率,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缺乏真诚和虚伪。
故事起源
- 直襬最早出现在《宋史·杨时传》中,描述了宋代宰相杨时的品质。杨时为官清廉正直,言行坦率,不畏权贵,因此被称为“直襬杨时”。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品质。
成语结构
- 直襬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直襬的人,从不说谎。2. 她的直襬性格让人觉得很舒服。3. 这个政府官员一直以来都是个直襬的人,深受人们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直襬与直尺进行联想,直尺是一种直直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画直线。直襬的人就像直尺一样,言行正直,不做作,直来直去。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直、坦率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坦诚相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直襬的人,不要撒谎。2. 初中生:他的直襬性格让他在班级里很受欢迎。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保持直襬的品质,不做违法的事情。4. 大学生:直襬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5. 成年人:在职场中,直襬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