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兰裓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njiē

兰裓

拼音lán jiē

注音ㄌㄢˊ ㄐ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袈裟,僧衣。 宋 曾巩 《赠正倚大师庵居》诗:“兰裓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

基本含义

  • 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形容人的品德优良。

详细解释

  • 兰裓是由“兰”和“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兰,古代指高尚、美好的品质;裓,古代指端正、正直的行为。兰裓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规范,处事公正。

使用场景

  • 兰裓一词常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可以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在社交场合、教育场合或者是对他人的评价中,可以使用兰裓来赞美对方的优秀品质。

故事起源

  • 兰裓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句话:“兰之所生,必有所终;木之所生,必有所归。”这句话意味着兰花终将凋谢,而木材最终会被加工利用。后来,兰裓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和端正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兰裓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兰裓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色。2. 她的兰裓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兰裓”与“高尚品德”、“端正行为”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兰裓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兰裓相关的成语,如兰心蕙性、兰质蕙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兰裓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受到大家的喜爱。2. 初中生:老师常常用他作为班级的榜样,因为他的兰裓品质让人敬佩。3.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兰裓的品质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未来十分重要。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兰裓品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才。

拆字解意

兰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