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蠡
拼音zhuī lí
注音ㄓㄨㄟ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钟纽欲断貌。《孟子·尽心下》:“ 高子 曰:‘ 禹 之声,尚 文王 之声。’ 孟子 曰:‘何以知之?’曰:‘以追蠡。’” 赵歧 注:“追,鐘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絶之貌也。” 朱熹 集注引 丰氏 曰:“追,鐘纽也,《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 禹 时鐘在者,鐘纽如虫啮而欲絶,盖用之者多。”一说,为器物剥蚀貌。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追者,琢也……今画家滴粉令凸起,犹谓之追粉。所谓追蠡,盖古铜器款纹追起处漫灭也。 赵氏 释蠡为絶,亦非,盖剥蚀也。今人亦以器物用久而剥蚀者为蠡。”
(2).指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纵输明堂琥璜价,也比宫县追蠡迹。”参阅 清 黄生 《义府·追蠡》。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追求完美,不满足于现状,不停地追求进步。
详细解释
- 追蠡中的“蠡”是指传说中的蠡测,是一种古代用来测量容量的器具。而“追蠡”则是指追求蠡测的精确度。这个成语比喻追求完美,不满足于现状,不停地追求进步。
使用场景
- 追蠡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不断努力进取,追求优秀的学生、职业人士或运动员等。
故事起源
- 追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列御寇》。故事讲述了庄子的学生莊周在一个湖边看到一只乌龟,他想要测量乌龟的大小,于是找来了一个蠡测。他发现蠡测的精确度不够,于是他开始追蠡,想要不断改进蠡测的精确度。
成语结构
- 追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追”,宾语是“蠡”。
例句
- 1. 他一直追蠡,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2. 这个团队不停地追蠡,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3. 她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总是追蠡,力求做到最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追蠡”与追求完美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不断追逐一只蠡测,表示他追求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成就。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庄子和他的思想,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追蠡,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不断追蠡,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3. 高中生:她对自己的艺术有很高的要求,总是追蠡,力求做到最好。4. 大学生:他一直追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5. 成年人:他对自己的事业有很高的追求,总是追蠡,力求成为最好的。希望这个关于“追蠡”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