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
拼音mài bīng
注音ㄇㄞˋ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喻把握时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昔 蒯 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 蒯 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客於是怒而去,俄而其冰亦散……今君坐青云之中,平衡天下,天下之士皆欲附矣。此亦君卖冰之秋,而士买冰之际,有利则合,岂宜失时?”
基本含义
- 指出售不值钱的东西或行为愚蠢、不切实际。
详细解释
- 成语“卖冰”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冰业,冰是一种珍贵的物品,而卖冰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出售没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做出不明智的举动,暗示人们应该理性思考和行事。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的行为愚蠢或者某件事情毫无意义。可以用来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或决策。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故事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来取经才被救出。在他们的旅途中,孙悟空一次遇到了一个卖冰的人,他以为卖冰的人是在卖珍贵的宝物,结果却发现只是冰块而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理性思考。
成语结构
- 主语 + 卖冰
例句
- 1. 他的计划完全是卖冰,根本没有任何实际价值。2. 这个项目的前景不明朗,投资其中就像是在卖冰。3. 别指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赚到钱,那简直是卖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卖冰”与愚蠢、不切实际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卖冰块,显然这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冰业的发展以及冰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卖糖”、“卖瓜”,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计划就像是卖冰,一点用处都没有。2. 初中生:这个商人的理念完全是卖冰,根本赚不到钱。3. 高中生:我觉得这个政策就像是卖冰,只是为了给人一种幻觉。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