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昼伏夜动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òudòng

昼伏夜动

拼音zhòu fú yè dò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hòu fú yè dòng ㄓㄡˋ ㄈㄨˊ ㄧㄜˋ ㄉㄨㄙˋ

    昼伏夜动(晝伏夜動)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基本含义

  • 指在白天隐藏起来,而在夜晚活动。

详细解释

  • 昼伏夜动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昼”表示白天,“伏”表示隐藏,躲藏,“夜”表示夜晚,“动”表示活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白天隐蔽起来,而在夜晚活动。比喻某些动物或行为,白天不出现,只在夜晚出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些动物或行为在白天躲藏不见,只在夜晚出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暂时不显露,而在特定时机展现出来。

故事起源

  • 昼伏夜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逍遥游》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运用昼伏夜动的意象来表达人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不受束缚。

成语结构

  • 昼伏夜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有些动物在白天昼伏夜动,比如狐狸。2. 这个计划就像昼伏夜动的猎豹,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昼伏夜动”与动物的行为联系起来,想象一只狐狸在白天躲藏,只在夜晚活动。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夜以继日”、“夜长梦多”等,来扩展对时间和行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猫咪在白天昼伏夜动,捉老鼠。2. 初中生:狼群在白天躲藏,只在夜晚昼伏夜动。3. 高中生:有些人在白天表现得很正常,但在夜晚却昼伏夜动,做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拆字解意

昼伏夜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