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弥久
拼音kuàng rì mí ji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kuàng rì mí jiǔ ㄎㄨㄤˋ ㄖㄧˋ ㄇㄧˊ ㄐㄧㄨˇ
旷日弥久(曠日彌久)
犹言旷日持久。《战国策·燕策三》:“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於理。”亦作“ 旷日离久 ”。《韩非子·说难》:“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离犹经也,谓所经久远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引作“旷日弥久”。
基本含义
- 形容时间长久,拖延不决。
详细解释
- 旷日弥久意指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拖延不决。形容事情耗时很长,没有结果或进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情的进行缓慢,时间拖得很长,没有得到解决或进展。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一直拖延做某件事情。
故事起源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写贾宝玉和黛玉在一起的故事。黛玉因为害怕宝玉会娶别的女子,所以一直推迟婚事,拖延不决。在这个故事中,黛玉的拖延行为被形容为“旷日弥久”。
成语结构
- 旷日弥久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旷日”和“弥久”。
例句
- 1. 这个项目已经旷日弥久了,我们需要加快进度。2. 我们不能让问题旷日弥久,要尽快找到解决办法。3. 他总是旷日弥久地拖延着做作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旷日弥久”拆分为两个部分记忆。旷日可以联想到时间很长,弥久可以联想到拖延不决。可以用“旷日”来形象化地描述时间的拖延,用“弥久”来表示没有决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旷日”或“弥久”的成语,如“旷日持久”和“弥久已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等了好久好久,觉得时间旷日弥久。2. 初中生:老师一直不批改作业,我们的等待旷日弥久。3. 高中生:高考前的备考时间总是感觉旷日弥久,每一天都很漫长。4.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了好几个月,感觉时间旷日弥久。5. 成年人:等待一份重要的工作面试结果的过程中,时间感觉旷日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