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番戍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shù

番戍

拼音fān shù

注音ㄈㄢ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轮流戍守。《魏书·食货志》:“自 徐 扬 内附之后,仍世经略 江 淮 ,於是转运中州,以实边镇,百姓疲於道路。乃令番戍之兵,营起屯田,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糴,积为边备。”《宋史·兵志二》:“ 神宗 即位,乃部分诸路将兵,总隶禁旅,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平居知有训厉而无番戍之劳,有事而后遣焉。”《明史·兵志三》:“ 永乐 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

基本含义

  • 指边境上的军事防线或边防军队。

详细解释

  • 番戍是由“番”和“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番”指边境上的外族,特指边境上的敌人或异族;“戍”指军队驻守的地方。番戍指的是边境上的军事防线或边防军队。

使用场景

  • 番戍一词多用于形容边境地区的军事防线或驻守边境的军队。也可用来比喻坚守阵地,保卫国家边疆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 番戍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中,形容边境上的军事防线。在古代中国,边境地区常常需要设置番戍,以防止外族入侵。番戍的设立和驻守军队的勇敢和坚守精神,成为保卫国家边疆的象征。

成语结构

  • 番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边境上的番戍官兵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坚守阵地,不容任何敌人的侵犯。2. 这个小岛是国家的番戍,驻守着一支精锐的海军部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番戍”。可以将“番”字联想为边境上的外族,而“戍”字则可以联想为军队驻守的地方。通过将两个字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形象,有助于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中国古代边防制度和边境防线的发展历史。2. 学习其他与军事防线和军队有关的成语,如“边关万里,铁马金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边境上的番戍官兵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初中生:番戍的英雄们用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边疆。高中生:这座城市就像一座番戍,坚守着文化的阵地。以上是关于“番戍”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番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