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放罪在词典中的解释
fàngzuì

放罪

拼音fàng zuì

注音ㄈㄤˋ ㄗ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赦罪开释。 宋 欧阳修 《乞推究李昭亮》:“将带却 保州 作过兵士人口往本家者,并许陈首,亦与放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子骏 乃自劾,詔放罪。”《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神武左副军统制 李横 ,以 襄阳 失守,于国门待罪,詔放罪。”

基本含义

  • 宽恕罪过,不追究责任。

详细解释

  • 放罪是指宽恕他人的过错或罪行,不予追究责任,给予宽大处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宽容、仁慈的态度,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故事起源

  • 放罪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外篇·大宗师》。相传,有一位大宗师被人告发犯了罪,但他却没有被判罪,而是得到了宽大处理,没有被追究责任。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表达宽恕和宽容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放罪为动宾结构,由“放”和“罪”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犯了错误,但老师选择放罪,给了他改正的机会。2. 领导对他的过失表示放罪,希望他能从中吸取教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放罪”与宽容、宽大处理等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选择不追究责任,而是给予宽容和宽大处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表达宽容和宽大处理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宏大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放罪了我,没有批评我。我会珍惜这次机会。2. 初中生:领导放罪了他的错误,希望他能反省并改正。3. 高中生:法官决定放罪他,因为他是首次犯罪,希望他能悔过自新。4. 大学生:公司放罪了他的错误,给予他改正的机会。他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拆字解意

放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