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治
拼音xùn zhì
注音ㄒㄩㄣ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训练整治。 宋 王安石 《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有智略,能训治军旅。” 宋 袁甫 《何琮除知福州制》:“帅无所不统,治军则有训治之法,涖民则行绥辑之政。”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宋吏部侍郎李忠简公昴英》:“ 昴英 申严保伍之法,使相纠察,且諭 峒 酋各率子弟诣臺训治。”
基本含义
- 严格训导和治理。
详细解释
- 指对人们进行严格的训导和治理,以达到纠正错误、改正缺点的目的。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对人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以期改正错误和缺点。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宰相叫季孙斯,他非常严格地对待鲁国的诸侯和百姓,以期纠正错误和改善治理。后来,人们用“训治”来形容他的严格训导和治理方式。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常常训治他的不足之处。2. 在这个学校里,老师们训治学生的纪律问题非常严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训治”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训”和“治”的意思,然后联想到严格训导和治理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训治”相关的成语,如“训练有素”、“治愈良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训治我们的读书声音,让我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2. 中学生:班主任经常训治我们的迟到现象,希望我们能够按时到校。3. 大学生:在大学里,老师们会训治我们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