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罚款套餐在词典中的解释
kuǎntàocān

罚款套餐

拼音fá kuǎn tào cā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罚款套餐 - 概述

    近日,江西省乐平市不少司机反映,该市交警部门新推出了罚款包季、包年制。车主只要事先缴纳1900元可保一个季度不罚款,缴纳8000元可保证一年不罚款。据乐平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介绍,他们给交通罚款包季包年的目的是减少当场罚款的频率。

    “套餐”本是营销策略,目的是鼓励多消费。罚款也搞起“套餐制”,是不是意味着“一次性预付”后,就可以随意享受“违章优惠”?若罚款是对违章的威慑,这样的“优惠政策”则可谓是“买断违章权”,不仅起不到教育警示作用,而且是对违章的纵容。

    罚款真正的目的应是维护秩序、预防违章、减少事故。这种“为了罚款而罚款”的套餐,是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不仅偏离为民服务的轨道,而且容易走上借机敛财的邪道。本质上与一些地方“罚款任务”、“钓鱼执法”没有两样。

    交警部门手里的执法权原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若问乐平交警执法权值多少钱,答案是每车每季1900元,每年8000元——如此罚款套餐制,是赤裸裸地贩卖执法权,赤裸裸的“权力变现”。交警与车主原本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但若问乐平交警与车主是什么关系,答案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交了“保护费”可保平安。

    质疑

    车主遵章守法是本分,任何人都没有违法的权利,但在乐平,车主却可以花钱买违章权利——“罚款套餐”显然会变相鼓励司机违章,只要交了钱便可任意违章,若不违章岂不吃亏?那笔钱交得岂不冤枉?

    如此简单的道理,交警部门不会不明白。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他们搞罚款套餐,意不在减少违章,不在维护交通秩序、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的目的就是搞执法创收,发展执法经济,为了部门小金库的丰盈,为了让个人腰包鼓起来,他们不惜以鼓励司机违章、破坏交通秩序、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

    可能有些车主不信邪:我既不包季也不包年,同时我也不违章,交警部门奈我若何?这种想法很傻很天真,有些交警部门抓违章办法多的是,布陷阱的手段高明得很,比如一条看上去平整宽阔的马路,每20米设定一种限速,60公里、30公里、60公里、30公里,技术再高超的车主也难免违章。

    人们曾无数次质疑一些执法部门将管理异化为收费、将执法异化成“执罚”,执法部门当然是矢口否认的,至少是遮遮掩掩的,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被当作一块块遮羞布,哪怕这些遮羞布根本遮不住羞。现在,乐平交警更进一步,干脆连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地搞“权力变现”,堂而皇之地搞执法创收——应该赞扬一下他们的“诚实”和“公开”吗?不!这只能说明,一些执法部门的脸皮更厚了,胆子更大了,为了部门和个人私利,他们已经到了不择手段、肆无忌惮的地步。“为了减少罚款频率”,恐怕这连说话人自己都觉得可笑,但他就是厚着脸皮这样说了,就是侮辱老百姓的智商了,能怎么着?难怪有网友戏谑说: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与一些官员不断下降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基本含义

  • 指一项包含多种罚款项目的罚款方式,常用于形容罚款金额庞大或罚款项目繁琐的情况。

详细解释

  • 罚款套餐是由“罚款”和“套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罚款指因违规或违法行为而需要支付的经济惩罚,套餐指一组相关的项目或服务。将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罚款套餐”的成语,用来形容罚款的金额庞大或罚款项目繁琐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罚款金额庞大或罚款项目繁琐的情况,可以用来讽刺或夸张地描述某个行为或事件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故事起源

  • 暂无相关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罚款”和“套餐”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次违规行为的处罚可算是罚款套餐了,总共要交五十万。2. 这个企业因环境污染被罚款了,罚款套餐项目多得让人头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罚款套餐”想象成一份菜单,上面列出了各种各样的罚款项目,通过与套餐相结合,形成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俗语,了解其用法和意义,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偷吃同学的零食被罚款了,罚款套餐里面包括了他一个月的零花钱。2. 初中生:小红犯了好几次规,被学校开出了一份罚款套餐,里面包括了违规次数的罚款和劳动。3. 高中生:小王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了,罚款套餐里面有交通违法罚款、驾照暂扣罚款和交通安全知识学习罚款。

拆字解意

罚款套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