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训
拼音xiá xùn
注音ㄒㄧㄚˊ ㄒ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前人的训诫。 唐 崔行功 《赠太师鲁国孔宣碑》:“ 墨 检前踪, 庄 放遗辙。於昭遐训,允归圣烈。”
基本含义
- 指离得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声音,比喻言行能感动人心,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 成语“遐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遐”和“训”。其中,“遐”表示遥远、远离,指的是距离很远的地方;“训”表示训诫、教诲,指的是言行的教导。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即使言行离得很远,也能够传达到远方,产生深远影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言行具有感染力、影响力很大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位演讲者的演讲,一位作家的作品,或者一位领导的指示等。
故事起源
- 相传,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孔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就展示出非凡的才华和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一次,孔融在山上与一位朋友聊天,他的言辞深入人心,虽然他们离得很远,但是朋友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他的话语。这个故事成为了“遐训”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遐训,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 这位作家的作品遐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遐训”这个词的发音,将“遐”想象成“夏”,表示夏天,炎热的天气下,声音可以传得更远。而“训”可以联想到“讯”,表示信息,也可以联想到“训练”,表示教导。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发音。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查阅相关成语词典或者参考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的成语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教育遐训,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2. 初中生:这位演员的表演遐训,观众们纷纷为之动容。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遐训,引发了读者的深思。4. 大学生:他的演讲遐训,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