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肃
拼音zhēn sù
注音ㄓㄣ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端方威重。 唐 权德舆 《唐故通议大夫李公神道碑铭》序:“材器硕茂,洁廉贞肃,遵修训则,復大其门。”一本作“ 忠肃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承命已三周,向边城运纪筹,澄清贞肃声名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功德寺》:“ 英宗 即位,尊祖母 张 为太皇太后,母 孙 为皇太后。太皇太后贤明贞肃。”
基本含义
- 贞肃意指严肃庄重,指人的品质和行为严谨正派。
详细解释
- 贞肃是由“贞”和“肃”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贞指坚守正道,不动摇;肃指庄重严肃,不轻浮。贞肃的含义是指人品正直,待人严肃庄重,不轻举妄动。
使用场景
- 贞肃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端正,举止庄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中举止得体,不轻率不浮夸。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严谨认真,不偏不倚。
故事起源
- 《礼记·曲礼上》记载了一个关于贞肃的故事。古代有位宰相李斯去见秦始皇,秦始皇对李斯说:“你的脸色为何如此严肃?”李斯回答说:“我作为一位宰相,理应严肃庄重,不可轻浮。”秦始皇听后大为赞赏,认为李斯的严肃庄重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于是赐给他“贞肃”这个称号。
成语结构
- 贞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举止贞肃,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2. 在公众场合,应该保持贞肃的形象,不可轻率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贞肃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正装,举止庄重,面带严肃的表情,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贞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了解古人对贞肃的理解和描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保持贞肃的态度,不要随便说脏话。2. 初中生: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非常贞肃,庄重肃穆。3. 高中生:在重要考试前,同学们都显得格外贞肃,认真备考。4. 大学生:在公开演讲比赛中,选手们的表现都非常贞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