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训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

格训

拼音gé xùn

注音ㄍㄜˊ ㄒ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南朝 梁武帝 《禁豪家占假公田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盖先圣之格训也。”

基本含义

  • 格言和训诂。

详细解释

  • 格训指的是格言和训诂。格言是指短小而有格调的警句或箴言,用以教育人们;训诂是指对古代经典文献进行解释和注释。格训既包含了道德教诲的格言,也包括了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解释。

使用场景

  • 格训通常用于描述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形容有智慧和见解的人。

故事起源

  • 格训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在古代,孔子的学生们对他的教诲进行整理和记录,形成了一系列的格言和注解,称为“格训”。

成语结构

  • 格训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文章充满了格训,深得读者的喜爱。2. 这本书是一部格训的经典,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格训”分解为“格言”和“训诂”两个部分,分别记忆。格言通常是短小而有格调的警句,而训诂则是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解释。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经典的格言和对古代文献的训诂,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格训,让我们学会做人。2. 初中生:我正在阅读一本格训的书籍,里面有很多智慧的箴言。3. 高中生:学习古代文献的训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的学习中,格训对于提高思维能力和见解很有帮助。

拆字解意

格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