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蹋
拼音fū tà
注音ㄈㄨ ㄊ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以足踏地;以足顿地。舞蹈的一种姿势。《文选·傅毅<舞赋>》:“及至回身还入,迫於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李周翰 注:“跗蹋,足蹋地也……舞之势也。”
基本含义
- 践踏,踩踏
详细解释
- 指用脚踩踏、蹂躏。形容对人或事物进行残害、侵犯、蔑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对人权、尊严、道德等方面的侵犯,或者对事物的不尊重和摧残。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项羽攻下秦国后,为了表示对秦始皇的不满和报复,他下令将秦始皇的墓穴践踏,将其陵墓中的器物摧毁,以示对秦始皇的轻视和憎恨。这个故事中的“跗蹋”就是形容对事物的蔑视和侵犯。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们跗蹋了人权,侵犯了被害人的尊严。2. 这个公司跗蹋了消费者的利益,完全不顾他们的需求。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跗蹋”拆分为“跗”和“蹋”,其中“跗”可以联想为脚的部分,而“蹋”可以联想为踩踏的动作。通过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有助于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践踏”、“蹂躏”等,来扩展对于踩踏、侵犯等含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跗蹋了小动物的家园,让它们无家可归。2. 初中生:这个组织跗蹋了环境保护的法律,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3. 高中生:政府跗蹋了人民的权利,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4. 大学生:这个公司跗蹋了员工的劳动权益,导致了员工的不满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