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贼焰在词典中的解释
zéiyàn

贼焰

拼音zéi yàn

注音ㄗㄟˊ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贼燄 ”。贼人的气焰。 明 宋濂 《东丘郡侯花公墓碑》:“贼焰炽若烈火焚,大战三日势愈殷。” 清 钱谦益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摧。” 清 吴家桢 《金陵纪事杂咏》“将星耿耿烛天南,一月居然奏捷三”自注:“ 向 星使剿贼连获大胜,贼燄顿衰。”
    见“ 贼焰 ”。

基本含义

  • 指恶劣的行为或邪恶的心态,比喻人的心思狡诈狠毒。

详细解释

  • 贼焰一词由两个部分组成,贼和焰。贼指的是偷盗、作恶的人,焰指的是火焰。贼焰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心思狡诈狠毒,就像燃烧着邪恶的火焰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心态极其恶劣,具有欺骗、狡诈、狠毒等负面含义。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心怀不轨、心机深沉、用心险恶的人。

故事起源

  • 贼焰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周秀才的人,他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文雅有学问的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思狡诈、用心险恶的人。他采用各种手段欺骗别人,包括夺取他人的财富和权力,以及伤害他人。因此,人们用“贼焰”来形容他的心思狡诈狠毒。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但实际上心怀贼焰。2. 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总是暗藏着贼焰。3. 小明被他的同学们戏称为贼焰少年,因为他经常玩弄别人的感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贼焰形象化,想象成一团邪恶的火焰,燃烧着人的心思,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贼焰相关的成语,如“贼眉鼠眼”、“贼头贼脑”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喻世明言》中的其他故事,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同学发现他偷偷地拿走了他们的文具盒,纷纷说他心怀贼焰。2. 初中生:班级里有一个同学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但实际上却经常欺负别人,大家都说他心怀贼焰。3. 高中生:某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大家都对他心怀贼焰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

拆字解意

贼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