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法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法俗

拼音fǎ sú

注音ㄈㄚˇ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风俗习惯。《后汉书·东夷传·濊》:“耆旧自谓与 句驪 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
    (2).僧侣和俗人。 南朝 梁 宝唱 《<经律异相>序》:“大弘经教,竝利法俗,广延博古,旁采遗文。”

基本含义

  • 法律和习俗。

详细解释

  • 法指法律,俗指习俗。法俗指的是法律和习俗的结合,也可以表示合法和正统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习俗的行为或事物。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有一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他遵循法律的同时也注重习俗,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后来,人们将他的行为称为“法俗”,并用来形容符合法律和习俗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行为符合法俗,受到了大家的赞扬。2. 在这个社区里,大家都很注重法俗,不会违反法律和习俗。

记忆技巧

  • 1. 将“法俗”拆分成“法”和“俗”,“法”可以联想到法律,“俗”可以联想到习俗,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2. 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句来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的法律和习俗,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法律和习俗差异。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法家俗子”、“法家习俗”,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校规校纪,做到法俗一致。2. 初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遵守法律,遵循社会的法俗。3. 高中生:在传统节日里,人们会遵循一些习俗,以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 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遵循社会的习俗,才能和谐相处。

拆字解意

法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