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鹿豕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ǐ

鹿豕

拼音lù shǐ

注音ㄌㄨˋ ㄕ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清 方文 《访沉昆铜村居》诗:“天寒且作鱼龙卧,地僻应同鹿豕羣。”
    (2).比喻愚蠢的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饱食酣眠。” 巴金 《雪》第六章:“他们一个个都是蠢如鹿豕的东西。”
    (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孔丛子·儒服》:“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清 钮琇 《觚賸·酒兵》:“人生鹿豕岂长聚,客散天涯我归 浙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丑陋或举止粗鄙。

详细解释

  • 鹿豕是由动物名称“鹿”和“豕”组成,鹿代表美丽高贵,而豕代表丑陋低贱。所以成语“鹿豕”形容一个人长相不好或者举止粗俗,与鹿相差甚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或举止粗俗,可以用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或者评论文章中。

故事起源

  • 成语“鹿豕”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书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在这本书中写到:“人之鹿豕,其美丑不可同也。”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的美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成语“鹿豕”。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长得真是个鹿豕,一点也不好看。2. 这个人不仅长得像鹿豕,举止也很粗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鹿的优雅和豕的丑陋进行对比,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的丑陋或粗俗。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外貌或举止有关的成语,如“龙马精神”、“貌合神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长得像鹿豕一样,大家都不喜欢和他玩。2. 初中生:这个人不仅外表像鹿豕,举止也非常粗鲁。3. 高中生:她虽然长得像鹿豕,但是她的内在美让人难以忽视。

拆字解意

鹿豕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