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浮糜在词典中的解释

浮糜

拼音fú mí

注音ㄈㄨˊ ㄇ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虚华不实。 明 张居正 《<辛未曾试录>序》:“抡文必崇尚雅正,无或眩华遗实,以滋浮麋。”
    (2).浪费。 清 魏源 《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如 淮 南之窝价, 淮 北之坝槓,两 淮 之岸费,皆浮麋数百万。”

基本含义

  • 指浮薄、轻佻的言行。

详细解释

  • 浮糜形容人言行轻佻、轻浮,没有底蕴和内涵。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严肃、不认真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环境或氛围的轻浮和浮躁。

使用场景

  • 浮糜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可以用来批评人的轻浮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个环境或氛围的轻佻和浮薄。比如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玩乐而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社交场合的轻浮和浮躁。

故事起源

  • 浮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原文是“浮糜之人”。故事中,齐国的襄公想要任用一个贤才,于是询问他的臣子。其中一个臣子回答说:“浮糜之人,未之闻也。”意思是说,轻浮轻佻的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从此之后,浮糜成为了一个形容人轻浮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浮糜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浮”表示轻浮、飘忽不定,“糜”表示空虚、浅薄。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那么浮糜,一点也不严肃。2. 这个年轻人看似风华正茂,实际上却浮糜不堪,没有什么真本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浮糜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水面上,身体轻浮地漂浮在水面上,代表着他的言行轻佻、轻浮。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浮糜相关的成语,比如“轻浮”、“浮薄”等,来扩展对轻佻、浮薄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总是那么浮糜,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这个同学的学习态度太浮糜了,一点也不认真。3. 高中生:他的言行轻佻、轻浮,真是太浮糜了。4. 大学生:大学是个严肃的学习环境,不应该有浮糜的氛围存在。

拆字解意

浮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