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鋭
拼音xiāo ruì
注音ㄒㄧㄠ ㄖ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勇猛敏锐。《晋书·慕容皝载记》:“ 汗 ( 慕容汗 )性驍鋭,遣千餘骑为前锋而进。”《新唐书·王智兴传》:“﹝ 智兴 ﹞少驍鋭,为 徐州 牙兵,事刺史 李洧 。”
(2).勇猛精锐之士。《北史·崔延伯传》:“ 天生 悉众来战, 延伯 身先士卒,陷其前锋,於是驍鋭竞进,大破之,俘斩十餘万,追奔及於 小陇 。”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募兵先尽本地方驍鋭,若 浙江 处兵、 江 南沙兵之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于各部精简驍鋭,百中抽一。”
(3).古代军队组织名。《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乃训练兵甲,阴有王 蜀 之志。益置义胜、定远、驍鋭、义寧、飞棹等军七万餘人,命 李仁罕 、 赵廷隐 、 张业 等分将之。”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勇猛、精明、敏锐。
详细解释
- 骁鋭一词由“骁”和“鋭”两个字组成。其中,“骁”表示勇猛、英勇,指人的豪勇和勇猛;“鋭”表示锐利、敏锐,指人的智慧和敏锐度。因此,骁鋭形容一个人既勇猛又精明敏锐。
使用场景
- 骁鋭一词常用于形容军事将领、英雄人物、聪明才智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问题时勇敢果断、机智敏锐。
故事起源
- 关于骁鋭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出现。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骁鋭之士”一词,形容项羽麾下的勇猛将士。这个成语也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形容英雄人物的勇猛和才智。
成语结构
- 骁鋭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骁”和“鋭”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位骁鋭的将军,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重大胜利。2.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骁鋭过人,创办了一家成功的公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骁鋭”这个成语与勇猛、聪明、敏锐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也可以通过反义词来记忆,例如“骁鋭”与懦弱、迟钝形成对比,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骁鋭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骁勇善战”、“鋭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骁鋭的队长,带领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初中生:这位科学家骁鋭过人,发现了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高中生:他是一个骁鋭的政治家,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