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冒浊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zhuó

冒浊

拼音mào zhuó

注音ㄇㄠˋ ㄓ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贪污。《汉书·翟方进传》:“冒浊苟容,不顾耻辱,不当蒙方正举,备内朝臣。” 颜师古 注:“冒,贪蔽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不明、含糊不清

详细解释

  • 冒浊意为言辞不清晰,含糊不明。形容说话或文章不清楚明白,让人难以理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口才差、表达不清的人或文字内容不明确的文章。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表达能力差,也可以用来指责文章或讲话的内容不明晰。

故事起源

  • 《战国策·蔡哀公》中有一则故事。蔡哀公曾经问一位智者:“人为何物?”智者回答说:“人者,冒浊之物也。”这个故事成为了“冒浊”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的演讲冒浊,让人无法理解他的观点。2. 这篇文章写得太冒浊了,读起来很费解。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语中的“冒”字,类似于冒烟、冒险等,都有一种模糊、不清晰的意味。通过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学习“冒浊”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含糊其辞”、“言之不凿”等,来扩展对于表达不清晰的描述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时候说得太快了,我们听不懂,觉得她说的话都冒浊。2. 初中生:我觉得他的解释太冒浊了,根本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3. 高中生:老师的讲解太冒浊了,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他的观点。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内容太冒浊了,让人读起来很费劲。5. 成年人:他的演讲说得太冒浊了,根本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拆字解意

冒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