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
拼音miàn huáng jī shòu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ㄇㄧㄢˋ ㄏㄨㄤˊ ㄐㄧ ㄕㄡˋ
面黄肌瘦
谓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常形容病态。《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见 张松 ,身长五尺五寸,面黄肌瘦,言不满百。”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一折:“覷着他……眼嵌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水浒传》第三七回:“这汉端的似有病的。不见他面黄肌瘦,有些病症?” 鲁迅 《彷徨·示众》:“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因病或营养不良而面色黄瘦
详细解释
- 指人因疾病或营养不良而面色黄瘦,形容身体虚弱,容貌憔悴。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很差,面貌憔悴,形容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故事起源
- 《后汉书·赵绪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赵绪是汉朝的一位官员,他廉洁奉公,为官清正。但是他的妻子却贪污受贿,赵绪非常愤怒,决定与妻子离婚。离婚后,赵绪过着清贫的生活,面黄肌瘦。这个故事成为了“面黄肌瘦”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最近身体不好,整个人都面黄肌瘦的。2. 这个女孩长期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因为疾病或营养不良而面色黄瘦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健康和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面红耳赤”、“面如土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生病了,所以变得面黄肌瘦。2. 初中生:他最近太忙了,整天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3. 高中生:他长期没有好好休息,导致身体变得面黄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