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许负在词典中的解释

许负

拼音xǔ fù

注音ㄒㄩˇ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汉 代善于相面的 许 姓老妪,曾相 周亚夫 ,说:“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竟如其言。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以泛指相术家。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通神的 许负 细详推,地阁天仓,兰臺廷尉,则他那山根郎堂人中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刁姓》:“有 刁 姓者,家无生产,每出卖 许负 之术--实无术也。”

基本含义

  • 指答应了别人的请求或要求,却没有兑现。

详细解释

  • 许负是由“许”和“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许”表示答应或允诺,“负”表示没有履行或没有兑现。许负的意思是答应了别人的请求或要求,却没有做到或没有兑现。

使用场景

  • 许负常用于形容人不守信用,不讲信用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却没有做到的人,或者用来警示自己要守信用,兑现自己的承诺。

故事起源

  • 许负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韩长孺列传》中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长孺的人,他向魏国的王子许下了一诺,答应帮助魏国。然而,长孺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让魏国大失所望。因此,后来人们用“许负”来形容不守信用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许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许”和动宾短语“负”的组合而成。

例句

  • 1. 他许下了帮助我写作业,结果却完全许负了。2. 这个商人常常许负客户的要求,失去了很多信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许负”与“答应了但没有做到”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答应了别人的请求,但却没有兑现,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诚信和信用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等,以加深对于守信用的重要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帮我拿书,可是他许负了。2. 初中生:我许负了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约定。3. 高中生:他许负了老师的要求,没有按时交作业。4. 大学生:他许负了参加社团活动的承诺,让大家很失望。

拆字解意

许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