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天竺在词典中的解释
tiānzhú

天竺

拼音tiān zhú

注音ㄊㄧㄢ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天竺 Tiānzhú
    [India] 我国古代称印度

英文翻译

  • 1.India

详细解释

  • (1). 印度 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后汉书·西域传·天竺》:“ 天竺国 一名 身毒 ,在 月氏 之东南数千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2).山峰名。亦为寺名。在 浙江 杭州市 灵隐山 飞来峰 之南。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山名 天竺 堆青黛,湖号 钱塘 写緑油。”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 。 上天竺寺 , 五代 后晋 天福 间建, 吴越 钱俶 改建号 天竺观音看经院 ; 中天竺寺 , 宋 太平兴国 元年 吴越王 建,号 崇寿院 ; 下天竺寺 , 隋 开皇 中就 晋 慧理 翻经院 改建。 唐 李白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 下天竺寺 。

基本含义

  • 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详细解释

  • 天竺是指印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远方或外国。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离得很远,或者指代外国的事物。

使用场景

  • 天竺这个成语常常用在描述某个地方离得很远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形容外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天竺来形容某个地方离得很远,或者用来比喻某个事物来自外国。

故事起源

  • 天竺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它来源于佛教。佛教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佛教寺庙中有一种叫做“天竺”的宝塔,因此“天竺”逐渐被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成语结构

  • 天竺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天”表示远方,第二个字“竺”表示印度。

例句

  • 1. 我们要去天竺旅游,品味不一样的文化。2. 这件艺术品是从天竺带来的,非常珍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天竺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如印度的天竺宝塔前,感受着异国的风情和文化。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印度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梦想有一天能去天竺看大象。2. 初中生:他的笔友来自天竺,他们通过信件交流。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和天竺的文化交流。4. 大学生:我打算参加一个暑期交流项目,去天竺学习印度的语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