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
拼音ní wǎ jiàng
注音ㄋㄧˊ ㄨㄚˇ ㄐ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泥瓦匠 níwǎjiàng
[bricklayer;mason;plasterer;tiler] 用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房屋、烟囱或其他构筑物的工人
英文翻译
1.mason
详细解释
即瓦匠。从事砌砖、盖瓦等工作的建筑工人。如: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挖煤哥儿家里像个冰窖;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从事简单、粗重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地位低下。
详细解释
- 泥瓦匠是由“泥”、“瓦”和“匠”三个词组成。泥瓦匠最初是指建筑工人中负责泥水砌筑和瓦片铺设的人。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比喻从事简单、粗重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地位低下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低和讽刺某些工作或职业的地位低下,或者形容某人的工作重复、枯燥乏味。
故事起源
- 泥瓦匠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工人的工作。在古代,建筑工人中的泥水匠主要负责抹泥砌墙,瓦匠则负责铺设瓦片。由于这两个工种相对简单且体力劳动较重,地位较低,因此形成了“泥瓦匠”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泥瓦匠”组成。
例句
- 1. 他只是个泥瓦匠,没有什么技术含量。2. 这份工作太泥瓦匠了,每天都是重复的劳动。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身穿工作服,手上沾满泥巴的泥瓦匠,表示他从事的是简单、粗重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地位低下。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其他类似的贬低职业地位的成语,如“农夫”、“苦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泥瓦匠,我要当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像泥瓦匠一样,每天都是重复的劳动。3. 高中生:我不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泥瓦匠,我想追求更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