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竦耳在词典中的解释
sǒngěr

竦耳

拼音sǒng ěr

注音ㄙㄨㄙˇ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竖起耳朵。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基本含义

  • 竦耳指专心倾听,注意聆听,形容非常专注地倾听别人的声音或谈话。

详细解释

  • 竦耳是由“竦”和“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竦,意为提高,抬起;耳,指耳朵。合在一起表示竖起耳朵,专心倾听。

使用场景

  • 竦耳多用于形容人在聆听时非常专注,不敢有丝毫分神。可以用于描述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或者在会议上聆听演讲。

故事起源

  • 竦耳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故事中,鹿因受伤而发出痛苦的叫声,其他动物都被吓跑了,只有聪明的鸟类竖起耳朵,专心聆听鹿的叫声,以便了解鹿的状况。这个典故形成了竦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专心倾听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表示动作和对象。

例句

  • 1. 学生们都竦耳聆听老师的讲解。2. 他竦耳细听,希望能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竦耳”形象化,将耳朵变得特别大,竖起来,形象地表示专心倾听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聆听相关的成语,如“洗耳恭听”、“倾耳细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课堂上竦耳听老师讲故事。2. 初中生:同学们都竦耳聆听老师的讲解,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竦耳倾听老师的复习建议,以提高成绩。

拆字解意

竦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