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斋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igōng

斋公

拼音zhāi gōng

注音ㄓㄞ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 斋公 zhāigōng
    (1) [monk]∶旧时对僧道的尊称
    (2) [monk in charge of pilgrims]∶寺庙里管香火的人
    (3) [vegetarian]∶素食者

详细解释

  • (1).对道士的尊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无尘 看见 李信 是个道粧,叫道:‘斋公,我与你并无寃仇,何故首我?’”《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听得斋公们説,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
    (2).道士靠人布施为生,因亦以比喻只吃进不拿出的人或物。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只要舍得往地里上东西,谁的地也不是斋公。”

基本含义

  • 指在官场或职场中表现正直、廉洁的人。

详细解释

  • 斋公一词源自于古代官员斋戒清心的风俗。斋即斋戒,公即官员。斋公一词原指官员在特定时期内斋戒清心,不参与世俗的欲望和享乐,专心公务,廉洁奉公。现在用来形容在官场或职场中表现廉洁正直,不受私利驱使的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政府官员或职场人士在处理公务时廉洁正直、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

故事起源

  • 斋公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描述了古代官员平津侯斋戒清心、廉洁奉公的故事。平津侯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担任官职期间,始终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不受贪污腐败的诱惑。

成语结构

  • 斋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斋”表示斋戒清心,“公”表示官员。

例句

  • 1. 他一直被称为斋公,因为他在政府中从不接受贿赂。2. 这位领导干部被誉为斋公,因为他在处理公务时始终保持廉洁正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斋公”与“廉洁奉公”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尝试将其与古代官员斋戒清心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视觉印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廉洁奉公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守身如玉”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斋公,为人民服务。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斋公学习,保持廉洁奉公的态度。3. 高中生:斋公是一个在官场中很受尊敬的称号,代表着正直和廉洁。

拆字解意

斋公词语造句